除了跑步、足球、籃球等運動外,相信單車必定是香港最普遍的體育活動之一了。我們在街道上不難發現市民騎單車的蹤影,每逢假日,單車徑上更是人如潮湧,三五知己,車隊成群。有見單車運動日漸普及,本書從運動醫學角度為大家講解單車運動對生理和心理的影響。闡述如何通過騎單車有效地改善健康和鍛鍊身體,並提供有關營養學、運動生物力學等的資訊。
雖然騎單車樂趣無窮,但單車意外的新聞亦屢見不鮮。因此,書中亦分享了各種運動前的準備工夫、安全守則及運動創傷的處理方法,讓讀者明白單車運動的潛在危險,減少意外發生。我們更邀請了專業運動員與大家分享單車運動的發展。
希望透過此書讓市民大眾對單車運動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認識,能輕鬆、愉快及安全地享受騎單車的樂趣。
陳啟明教授
現任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矯形外科及創傷學系講座教授及博士導師、威爾斯親王醫院矯形外科及創傷科(骨科)部門主管、新界東醫院聯網矯形外科及創傷科(骨科)統籌專員及香港中文大學賽馬會運動醫學及健康科學中心主任。陳教授是國際知名的骨科運動醫學專家,曾任國際運動醫學聯會主席、世界華裔骨科學會主席、香港骨科醫學院院長及香港骨科醫學會主席,主要治理運動創傷、關節鏡手術及康復等工作,並積極從事有關韌帶損傷的基礎科學研究。陳教授歷年來著作甚豐,在國際醫學及運動科學期刊上發表超過200 多篇研究論文和編著了多達50 本有關骨科運動醫學和科學的書籍並為《骨科臨床與研究》雜誌及《運動醫學、關節鏡、康復治療及科技》雜誌擔任主編。陳教授於1995 年及2003 年獲香港政府頒授大英帝國軍官勳章(OBE) 及太平紳士勳銜(JP) 以表揚其對運動醫學工作的貢獻。
洪松蔭先生
業餘單車運動員, 前香港單車代表隊成員。因為父親在他3歲時不辭而別, 母親要獨力撫養7個孩子, 造成洪先生年少時性格反叛。不過,在接觸單車運動後,他決定發奮圖強,並立志成為傑出運動員。憑藉其堅毅不屈的性格, 他曾勇奪7屆香港精英大賽總冠軍,並多次代表香港參加大型國際單車賽事,更在1988年漢城奧運會的個人公路賽中獲得第12名的佳績。洪先生亦於第1至第3屆的香港傑出運動員選舉中連續3屆獲選為香港傑出運動員,是香港80年代的著名運動員。在事業方面,在1986年洪先生因電單車交通意外而獲得保險賠償後,加入了保險公司工作,全職發展其保險事業至今; 自1997年全運會後正式退出香港單車隊。洪先生一直致力參與社會服務,推廣體育運動,鼓勵年青人積極面對人生。
何百昌醫生
現任威爾斯親王醫院矯形外科及創傷科(骨科)顧問醫生及手外科部主任、香港手外科醫學會主席,並任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矯形外科及創傷學系榮譽臨床副教授。由於何醫生熱衷於單車運動,他亦現任香港單車聯會醫療顧問及執行小組委員。自1994年加入威爾斯親王醫院矯形外科及創傷科,何醫生一直致力研究當時仍處於起步階段的手腕關節疾病治療,對其發展影響深遠,1999年更獲邀加入具權威性之國際腕關節研究組織(IWIW), 至現時大部分手腕關節手術已採用關節鏡進行, 此技術更是未來發展趨勢。
育有3子的何醫生深深明白病人及其父母的感受, 因此他認為手術除了要達到功能上的要求,外觀方面亦不能忽視,因為手術後如留有疤痕, 對病人心理上會有很大影響。對病人的關懷、醫學的堅持令何醫生獲選為2002香港年十大傑出青年。
何醫生亦熱心於社會服務,於2007年獲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頒授行政長官社區服務獎狀。現時他為「站起來」計劃的顧問醫生,幫助四川地震的受害者重新振作。
容樹恒醫生
現任威爾斯親王醫院矯形外科及創傷學系專科顧問醫生。在運動醫學界,容醫生是國際公認的年輕領袖,他於多個具影響力的本地和國際運動醫學及關節鏡組織中擔任要職,當中包括香港運動醫學及科學學會會長,香港賽馬會運動醫學及健康科學中心執行總監。容醫生亦開拓了不少微創及關節鏡新技術,並多次於國際學術期刊發表其研究成果。
作為一個充滿熱誠的學者及教育家,除了參與本科生教育外,容醫生亦是全港首個運動醫學及健康科學碩士課程主任。他同時參與各類義務工作,如「關懷行動」及「站起來」計劃,服務祖國有需要的傷殘人士。容醫生在工作崗位上有傑出的成就,為改進社會作出承擔, 並在2009年獲選為香港十大傑出青年。容醫生積極推動香港運動醫學,並希望於不久將來把香港發展為世界公認的卓越運動創傷、培訓及研究中心。
方迪培教授
現任職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矯形外科及創傷學系研究助理教授,同時兼任運動表現及力學實驗室主任、香港賽馬會運動醫學及健康科學中心運動生物力學及自動化工程中心主任、香港中文大學運動醫學及健康科學學士後文憑課程/運動醫學及健康科學理學碩士課程的副課程總監、及香港中文大學拯溺會主席。
方教授熱衷於運動醫學及生物力學研究,自2006年起共取得科研撥款共九百多萬港元,並曾發表25篇學術論文,及在國際學術研討會發表超過80篇報告。方教授曾獲職業安全健康局及香港人類工效學學會頒發研究獎項,及香港中文大學《青年學者研究成就獎》,於2009年更榮獲國際運動生物力學學會頒發院士銜。
除大學職務外,方教授亦積極參與各項公職及專業服務,包括被推選為國際運動生物力學學會董事會成員、香港運動醫學及科學學會的常務委員及會訊編輯、香港運動生物力學會創會會長、及沙田官立中學學校管理委員會委員。方教授亦是兩份學術期刊的編輯主任、三份學術期刊的編輯委會員委員、及十多份學術期刊的評閱員。
- 目錄
- 第一章 單車運動與健康
- 1.1 騎單車的十大好處 (洪松蔭先生) P.17
- 1.2 單車運動與體適能 (許世全教授) P.19
- 1.3 單車運動與心肺功能 (李大拔教授、鄺智明小姐) P.29
- 1.4 單車運動與心臟健康 (麥耀光醫生) P.32
- 1.5 單車運動與肌肉功能 (蕭明輝博士) P.35
- 1.6 單車運動與生理健康 (蘇志雄博士) P.37
- 1.7 氣溫對身體的生理反應 (王香生教授) P.39
- 1.8 藥物對身體的生理影響 (雷雄德博士) P.41
- 1.9 單車運動與營養學 (鍾素珊小姐) P.43
- 1.10 單車運動與體重控制 (余頌華博士) P.46
- 1.11 騎單車的運動心理學 (姒剛彥博士) P.48
- 1.12 騎單車的生物力學 (朱栢強先生) P.50
- 1.13 單車運動與復康治療 (李志端博士) P.54
- 第二章 運動前準備工夫
- 2.1 騎單車人士對服裝的要求 (姚磊博士、李翼教授、胡軍岩博士) P.57
- 2.2 如何選擇合適的服裝 (史銘德先生) P.59
- 2.3 騎單車人士的安全裝備 (洪松蔭先生) P.62
- 2.4 注意天氣及道路情況 (洪松蔭先生) P.64
- 2.5 騎單車前的伸展運動 (張振皐先生) P.65
- 2.6 單車基本結構 (冼德超先生) P.70
- 2.7 如何選擇適合的單車 (洪松蔭先生) P.74
- 第三章 騎單車的潛在危機及安全守則
- 3.1 十大單車徑行駛陷阱 (洪松蔭先生) P.77
- 3.2 遵守道路使用者守則 (趙振寰律師) P.80
- 3.3 騎單車者守則 (趙振寰律師) P.83
- 3.4 行人守則 (趙振寰律師) P.88
- 3.5 其他車輛守則 (趙振寰律師) P.89
- 3.6 教育—單車安全城 (洪松蔭先生) P.90
- 第四章 運動創傷的處理及運動後的回復
- 4.1 單車意外流行病學 (容樹恒醫生) P.93
- 4.2 路上急救 (衛向安醫生) P.96
- 4.3 頭頸意外之處理 (黃大偉醫生) P.98
- 4.4 上肢的骨骼創傷及處理方法 (黃詠儀醫生) P.101
- 4.5 下肢的骨骼創傷及處理方法 (羅勤業醫生) P.106
- 4.6 如何避免意外及受傷 (何百昌醫生) P.110
- 4.7 物理治療對體能回復的幫助 (李志端博士) P.119
- 4.8 運動飲品對體能回復的功用 (陳靄允小姐) P.121
- 第五章 騎單車場地及路線一覽
- 5.1 香港單車徑的歷史與發展 (洪松蔭先生) P.125
- 5.2 西九龍海濱長廊 (洪松蔭先生) P.126
- 5.3 單車生態及文化歷史遊路線好去處 (洪松蔭先生) P.127
- 5.4 荃灣至西貢超級單車徑 (資料由土木工程拓展署提供) P.130
- 第六章 專業運動員分享
- 6.1 七十年代單車運動發展 (陳撝磊先生) P.133
- 6.2 廿一世紀的香港單車進程 (何兆麟先生) P.135
- 6.3 新世代香港單車運動 (張敬煒先生) P.137
- 第七章 香港單車發展藍圖
- 7.1 國際單車文化與視野 (洪松蔭先生) P.141
- 7.2 單車與綠色城市 (司馬文先生) P.143
- 7.3 明日之星—青少年培訓 (洪松蔭先生) P.145
- 7.4 義肢人士單車樂與復康 (站起來計劃) P.147
- 7.5 虛擬單車遊戲發展 (方迪培教授) P.152
- 第八章其他單車運動
- 8.1 單車足球 (資料由香港單車聯會提供) P.157
- 8.2 爬山車 (資料由香港單車聯會提供) P.158
- 8.3 越野單車 (資料由香港單車聯會提供) P.159
- 8.4 花式單車 (資料由香港單車聯會提供) P.160
- 8.5 健身單車 (許世全教授) P.161
- 8.6 我使用健身單車的分享 (陳啟明教授) P.164
- 第一章 單車運動與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