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全世界經歷氣候變化,極端天氣在不同地方時有發生。位處地球村的香港,又怎可能獨善其身?
今年﹙2023年﹚香港出現極端天氣,包括受到超強颱風蘇拉、強颱風小犬吹襲,及於9月遭受特大暴雨肆虐,導致多區出現嚴重水浸,而當中更有至少4人不幸離世。
究竟香港過去是否也曾受到嚴重天氣災害影響?相信大家可從不同渠道找到答案。可是,曾處於日治時期的香港,由於資訊貧乏,縱使當時的確曾發生與天氣相關的災害,包括風災、雨災及疑似的下雪事件,但基於資料重整過程困難,官方現時並沒有完整紀錄,實是可惜。
作者凌耀祖﹙Joe Ling﹚用了10年時間做了廣泛而艱巨的資料搜集及分析,嘗試揭開自香港重光後,隱藏在歷史長河幾近80年之香港日治期間天氣情況,及將硏究成果編撰成新書《探索香港淪陷時期天氣及災害》。這本是香港重光接近80年首本全面客觀分析香港二戰時期天氣及重大災害的著作。
我們身處香港這塊福地,不但要珍惜現在,而且要了解過去,以展望未來。讀者透過這本著作了解香港於日治時期的天氣後,對本地以至全球之長年氣候變化及趨勢將有更深入和透徹的認識及體會。現誠意向你推薦《探索香港淪陷時期天氣及災害》這本有意義的讀物。
自序
筆者自小喜愛觀測天氣變化及監察熱帶氣旋發展情況。記得於少年時代,每逢熱帶氣旋襲港時,筆者必會透過聆聽收音機以收集最新熱帶氣旋資訊,並繪畫熱帶氣旋路徑;同時於每天放學後觀看電視播放之天氣節目,及記錄每天之氣象情況,以嘗試預測未來數天至一星期之香港天氣。於1997年香港回歸中國前一星期,當時仍是青少年的筆者於香港地下天文台舉辦之香港回歸日天氣預測比賽中,準確預測香港於回歸日當天將出現大暴雨之極端天氣,並奪得第一名。按當時的科技,香港天文台只能夠提供未來三天的天氣預測,而未能於目標日期一星期前發出天氣預報。
為了更能了解香港過去之天氣情況,以用作提升天氣預測能力,筆者也致力搜集香港在過去百多年以來之天氣數據及作出基本分析。透過進行與氣象有關之科學研究,筆者有效地將本身於學校裡及課本外所學到的知識,包括數理分析、統計技巧、資料處理及報告撰寫,應用於自己的興趣上。
可是,在整理過去百多年的氣象數據同時,筆者也得悉香港曾至少於1941年12月至1945年8月二戰期間沒有正式記錄氣象數據;而官方及學術機構亦可能因搜集資料過程困難,似乎沒有於戰後對這些可能曾出現的數據進行全面事後研究。這對於分析香港長年之氣象變化或趨勢,實在引入了無可避免之誤差。
有見及此,筆者於約十年前開始定下目標,就是要重整香港於二戰期間之天氣資料。雖然深知過程將是艱巨及複雜,但深感如可於香港重光接近八十周年時發行這讀物,將能為香港氣象界及歷史學界填補這個因大戰緣故而留下的資料空洞,從而令每位香港或其他地方之民眾認識及了解香港於大戰時之氣象歷史。此外,由於讀者透過這本書能了解到復修某地方之氣象或其他方面之歷史資料工程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這本書亦間接有警世的作用,令人了解到戰爭的禍害,這實是一舉兩得。
凌耀祖(Joe Ling)
2023年7月
凌耀祖(Joe Ling)
生於香港,自小酷愛氣象、哲理研究及鋼琴。凌先生中學時代畢業於喇沙書院,及後分別於香港浸會大學理學院及香港中文大學研究院取得理學士榮譽學位及碩士學位,而後者獲頒授院長榮譽錄名銜。
凌先生現為香港地下天文台資深成員,致力研究氣象;同時為《香港占星台》創辦人,以占星師身份務求以科學方法為客戶提供占星與命理諮詢。另一方面,凌先生曾於雅虎新聞專欄《氣象人語》撰寫氣象文章,亦曾接受無綫電視新聞資訊節目《星期日檔案》、香港電台第一台氣象及環境資訊節目《大氣候》及網台《恐怖在線》等媒體訪問,講解與香港有關之普及氣象或占星話題,節目深受大眾歡迎。
當我進行本港的氣候研究或翻查紀錄時,常遇到一個問題:1940-1946年沒有數據。
香港天文台的氣象紀錄始於1884年,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曾經中斷。雖然如此,氣象觀測是軍事的重要部分,日軍亦有進行;而天文台職員被虜期間,仍有定時進行氣象觀測。作者致力從不同渠道將香港淪陷期間的氣象觀測數據重新整理並結集成書,就像在拼圖上放回缺少的一塊。無論你是氣象愛好者、研究香港歷史的朋友還是一般市民,我相信這本書能令你對香港淪陷期間的天氣多一點了解。
香港天文台自香港1945年重光後接近80年以來,一直未有正式重組日治時期的氣象資料,而作者願意用上10年時間去作出研究,以至將其分析並結集成書,這份誠意是難得的。
日治時期是香港歷史中重要的一頁,這段時間本港存在氣象資料,但卻沒有官方紀錄。大家有沒有想過,那三年零八個月,天氣如何影響戰事和民間生活?而軍事活動又可能怎樣影響天氣變化?從凌先生整理出來的資料顯示,原來盟軍在太平洋投下的水雷可能影響了海流活動,令本港在1944至1945年之間的冬季異常寒冷。1945年的2月,可能是本港史上最寒冷的月份。一般市民對於何時是本港有史以來最寒冷的農曆年初一或情人節,未必有太大感覺,但對氣象分析來說,則有助填補歷史資料上的空隙。
大自然變幻莫測,即使憑現今的預測技術,天氣預報仍有機會出現誤差,但與上世紀相比,誤差程度可謂天淵之別。日治時期政府曾將低壓槽當成颱風,誤掛颱風信號;亦有美軍在太平洋以為已遠離颱風,卻不知身處風眼,令美國海軍傷亡慘重。而本港除了我們熟悉的一、三、八、九、十號熱帶氣旋信號之外,原來亦曾出現過「二號風球」。當年日治香港政府因為預報物資短缺,簡化風球系統,只有代表可能出現烈風的「一號風球」,及代表將有烈風或以上程度風力的「二號風球」。究竟風力有多強?只能待風起了才知道。
也許正是因為氣象的千變萬化,令凌先生願意花上10年時間蒐集資料,嘗試填補日治時期香港氣象歷史的空白。本人亦曾經於有關天氣預測的專題節目訪問凌先生,感受到他對氣象研究的熱誠和衝勁,相信讀者透過這本書亦能感受得到。希望他的熱誠也能感染你,透過了解日治時期的天氣特色,增加對天文氣象的興趣。
- 目錄
- 前言
- 推薦序一
- 推薦序二
- 自序
- 引言
- 概覽篇:天氣現象與極端天氣
- 第一章:香港於日治時期之綜合天氣情況
- 1.1 綜論
- 1.2 1942年之綜合天氣情況
- 1.3 1943年之綜合天氣情況
- 1.4 1944年之綜合天氣情況
- 第二章:寒流與熱浪
- 2.1 戰時出現了有史以來最寒冷的12月嗎?
- 2.2 1945年2月是有史以來最寒冷的月份嗎?
- 2.3 戰時是否出現了有史以來最寒冷的冬季?
- 2.4 戰時是否出現了有史以來最寒冷的農曆新年?
- 2.5 戰時是否出現了有史以來最寒冷的情人節?
- 2.6 戰時有哪些月份是較為炎熱的?
- 2.7 戰時有哪些日子是酷熱的?
- 2.8 香港於戰時有沒有經歷熱浪?
- 第三章:雨災與旱情
- 3.1 1944年是否為厄爾尼諾年? 香港當年的天氣是否較異常?
- 3.2 1942年7月是否為有史以來唯一一個每天均下雨之月份?
- 3.3 戰時的雨量有沒有破紀錄?
- 3.4 戰時有哪些月份及日子是長時間乾旱而沒有錄得雨量的?
- 3.5 香港於戰時有沒有經歷過旱災?
- 第四章:熱帶氣旋與風災
- 4.1 香港於1941年聖誕節淪陷前幾天,是否曾罕有地有熱帶氣旋移近,左右了戰事發展?
- 4.2 日治香港政府是否曾沿用前皇家香港天文台制定之熱帶氣旋警報系統?
- 4.3 香港於戰時有沒有遭受熱帶氣旋嚴重威脅?
- 4.4 戰時有沒有熱帶氣旋直趨香港?
- 4.5 1942年7月是否有多股熱帶氣旋吹襲香港?
- 4.6 戰時有沒有懸掛九號或十號風球?
- 4.7 戰時是否曾出現數天內有兩股熱帶氣旋相繼吹襲香港的情況?
- 4.8 戰時有沒有出現誤掛風球的情況?
- 4.9 戰時有沒有被命名的颱風?
- 4.10 戰時專門向敵軍進行自殺式襲擊之日本「神風特擊隊」名稱來源為何?
- 4.11 1945年8月底之颱風活動怎樣延遲了美軍在日本本土的登陸計劃?
- 4.12 香港重光前是否曾有熱帶氣旋直襲,影響了戰俘營內原香港政府官員的撤離?
- 第五章:其他天氣現象
- 5.1 香港於日治期間是否曾下雪?
- 5.2 1944年為一個「黑暗」的年份嗎?
- 5.3 香港是否於1942年10月曾出現強烈東北季候風引發之強勁風力?
- 5.4 戰時香港是否曾出現日蝕現象?
- 5.5 香港於1944年7月是否曾觀測到美麗的彩虹?
- 第一章:香港於日治時期之綜合天氣情況
- 進階篇:季度天氣特色及每月天氣情況
- 第六章:1942年香港季度天氣回顧
- 6.1 1941至1942年間之冬季:聖誕節香港淪陷前逼近華南之颱風與寒冷的2月
- 6.2 1942年春季:和暖的3月與相對多雨的春季
- 6.3 1942年夏季:炎熱之6月與連日暴雨的7月
- 6.4 1942年秋季:10月初吹襲香港之颱風與強烈東北季候風來襲之10月下旬
- 第七章:1943年香港季度天氣回顧
- 7.1 1942至1943年間之冬季:晴朗及異常乾旱的冬季
- 7.2 1943年春季:相當和暖的3月與香港持續40天之乾旱
- 7.3 1943年夏季:雨量充沛之6月與7月路徑異常之熱帶氣旋
- 7.4 1943年秋季:9月吹襲香港之熱帶氣旋與乾旱之秋季
- 第八章:1944年香港季度天氣回顧
- 8.1 1943至1944年間之冬季:相對晴朗、和暖及乾旱的冬季
- 8.2 1944年春季:厄爾尼諾現象初現與多雨之春季
- 8.3 1944年夏季:日治時期吹襲香港之最強烈熱帶氣旋與異常多雨之夏季
- 8.4 1944年秋季:相對炎熱及少雨之秋季
- 第九章:1945年香港季度天氣回顧
- 9.1 1944至1945年間之冬季:異常昏暗及有史而來最寒冷的冬季
- 9.2 1945年春季:相對晴朗及乾旱的春季
- 9.3 1945年夏季:炎熱的夏季與日治結束前最後一股吹襲香港之熱帶氣旋
- 第六章:1942年香港季度天氣回顧
- 結語
- 附錄
- 甲. 於戰爭及日治時期接近香港之熱帶氣旋路徑圖
- 乙. 1911至1940年香港之平均氣溫及總雨量的月平均值
- 丙. 資料來源及描述
- 丁. 參考資料 (依中文筆劃及英文字母排列)
- 戊. 天氣術語闡述
- 己. 書面及書背圖片介紹
《探索香港淪陷時期天氣及災害》攤位分享/簽名會
- 出席人:
- 凌耀祖(Joe Ling)
- 時間:
- 2024年7月20日(六) 15:00 - 16:00
- 地點:
- 香港會議展覽中心 紅出版攤位1A-B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