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漫讀

江上小堂
  • 電子書
出版社 紅出版 (青森文化)
題材分類
語言 繁體中文
出版日期 2023-06-07
頁數 726
國際書號 9789888822713
內文色彩 彩色
購買電子書
載入中...
自取八折優惠
購買任何紙書選「自取」,即親臨本社辦公室付款,即可免運費並享有八折優惠
寄本地免運費優惠
購買任何紙書,只要買滿HKD250,寄本地即可享免運費優惠
運費計算
運費可於購物車查看(先將要買的書加到購物車並選擇「郵寄」和「目的地」)

本書旨在以個人主義的立場,貫通聯想的方式,隨意輕鬆的筆調解讀《論語》。

貫穿此書,作者以為,中國根本上一直是一個儒家社會,儒家思想雖然在一些時期受到嚴厲批判,但並不徹底。「禮失求諸野」,儒家「親疏有別,貴賤有等」一直是中國社會人際交往的基本規則,支援和維繫著中國社會的基本秩序和運行,及體現在制度安排中。

而中國近現代所遭受的失敗與目前的困境,都歸因於對儒家思想批判的不徹底,未能樹立起個人主義的價值觀;應從根本上和整體上加以批判和清除,而保留加以轉化能與個人主義價值觀相容的一些次要內容。

批判儒家思想並不是將今天的問題歸罪於古人,而是為了清除當今仍然大量存在的根深蒂固的儒家思想,更要反對現在重新提倡宣揚儒家思想。古人有歷史局限性,今天的問題則在於今天的人們如何選擇。當然,歷史發展有路徑依賴,需要巨大的勇氣、艱巨而持久的努力才能擺脫歷史的慣性,實現文明的躍遷。

江上小堂

本名陳鑒,生於六十年代,長於長江邊。志在遠方,先後就讀於北京理工大學和中國人民大學。曾從事技術研發、政策研究、高等教育和管理諮詢。現居北京,潛心思考寫作。

  • 目錄
    • 作者簡介
    • 前言
    • (1)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孔子學什麼教什麼?
    • (2)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王道政治」的自大與保守
    • (3) 其為人也孝悌—儒家社會的「底層代碼」
    • (4) 巧言令色,鮮矣仁!—巧言令色是儒家「禮」的必然結果
    • (5) 吾日三省吾身—曾子的自省為何沒有成為傳統?
    • (6) 節用而愛人—孔子眼中的「人」是群體的「人」
    • (7) 弟子入則孝出則弟—《弟子規》的總綱
    • (8) 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價值傳承的途徑
    • (9) 君子不重則不威—君子穩重而慎交友
    • (10) 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誰慎終追遠?
    • (11) 溫良恭儉讓—孔子是列國諸侯的「知心大姐」
    • (12) 父沒觀其行—孝還需「無改於父之道」
    • (13) 禮之用,和為貴—禮是社會交往的必要前提
    • (14)因不失其親—親則必有所宗
    • (15) 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物質條件是學有所成的副產品
    • (16) 未若富而好禮—孔子敲打子貢太摳門
    • (17) 不患人之不己知—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
    • (18) 為政以德—「家國同構」的金字塔社會結構
    • (19) 詩三百,思無邪—孔子刪了多少淫詞浪語
    • (20) 道之以政和道之以德—儒家思想為什麼能最終勝出?
    • (21) 從志於學到不逾矩—孔子的自我實現
    • (22)無違於禮—「孝」的基本要求
    • (23) 唯其疾之憂—誰的疾?誰的憂?
    • (24) 孝敬損害親子關係,讓孩童缺乏安全感
    • (25) 回也不愚—如是科舉取仕,顏回定會仕途無量
    • (26) 人焉廋哉—良鳥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
    • (27)「溫故而知新」和「述而不作」
    • (28) 君子不器—君子通而專,專能易
    • (29)先行其言—君子應率先垂範
    • (30)「 君子周而不比」與親疏有別相互矛盾
    • (31) 思而不學則殆—孔子的經驗之談
    • (32)「 攻乎異端」—會妨害學習為政之道
    • (33)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 (34) 多見闕殆,慎行其餘—孔子是「打太極」的老祖宗
    • (35) 何為則民服?—孔子主要就是教如何維護統治
    • (36) 使民敬,忠以勸—讓老百姓既畏懼又愛戴
    • (37) 是亦為政—廣義的政治與狹義的政治
    • (38) 大車無輗,小車無軏—為政就如駕車
    • (39) 十世可知也?—社會發展有規律可循嗎?
    • (40) 非其鬼而祭之—看誰的神通大?
    • (41) 八佾舞於庭—為何諸侯大夫敢越禮?
    • (42)人而不仁—就會不守禮樂
    • (43)禮與其奢寧儉—禮之本也
    • (44)「 夷狄之有君」—華夏民族比周邊遊獵民族先進嗎?
    • (45)君子無所爭—維護上尊下卑
    • (46) 禮後乎?—古人習慣於用比擬闡釋道理
    • (47) 其如示諸斯乎!—禘禮真有那麼大的作用嗎?
    • (48) 祭神如神在—孔子並不相信,但裝著相信鬼神
    • (49) 與其媚於奧,甯媚於灶—通關係要找對門路
    • (50) 子入太廟,每事問—孔子裝小白,以恭順於前輩
    • (51) 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兩者極不對等
    • (52) 樂而不淫,哀而不傷—漢民族不善歌舞之因
    • (53) 遂事不諫,既往不咎—還是為尊者親者諱
    • (54) 管仲知禮乎?—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
    • (55) 天將以夫子為木鐸—孔子是天之木鐸,還是鳳德之衰?
    • (56)「 為禮不敬,臨喪不哀」—可能也是批評季平子
    • (57)里仁為美—智識以仁為本
    • (58) 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仁者愛恨分明
    • (59) 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孔子的富貴觀
    • (60) 為仁的難和易—為仁之道,貴在堅持
    • (61) 觀過,斯知仁矣—與見其過而內自訟
    • (62) 人的最高價值—揭示天道與人性
    • (63) 士志於道—士人年輕時不應以貧窮為恥
    • (64) 降志與辱身—無可無不可,義之與比
    • (65)君子志存高遠,小人目光短淺
    • (66)小人放於利而行—則多有怨恨
    • (67) 禮讓為國—「禪讓」只是個美麗的傳說
    • (68) 仁與恕,一以貫之—一個是核心概念,一個是認知方法
    • (69) 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孝的幾種具體表現
    • (70) 公冶長和南容—嫁女就嫁這樣的人
    • (71) 剛者—既不能被威逼,也不能被利誘
    • (72) 仁而不侫—冉雍是個仁厚踏實能幹的人
    • (73)「 乘桴浮於海」與「待賈者也」—孔子難免有灰心和消極的時候
    • (74) 百乘之家,可使為之宰也—孔子為弟子推薦工作
    • (75) 朽木不可雕也—孔子罵人挺厲害的
    • (76)吾亦欲無加諸人—子貢做不到
    • (77)敏而好學—是以謂之文也
    • (78)「 有君子之道四焉」—子產是最受孔子尊敬的時人之一
    • (79) 善與人交—抑或是暗示晏子品德有虧
    • (80) 未知,焉得仁?—仁需要智識才能達到
    • (81) 君子之道—或出或處,或默或語
    • (82) 歸與!歸與!—退而求其次專心培養弟子
    • (83) 伯夷叔齊—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 (84) 人之生也直—直是如何喪失的?
    • (85) 各言爾志—孔子與弟子間的閒談與交心
    • (86) 雍之言然—冉雍善於闡發孔子所言
    • (87)顏回好學—不遷怒,不貳過
    • (88) 君子周急不繼富—雪中送炭,勿錦上添花
    • (89)「 則吾必在汶上矣」—惹不起躲得起
    • (90)「 斯人也而有斯疾也!」—好人不長命
    • (91)「 回也其庶乎,屢空」—顏回不擅理財
    • (92) 君子儒與小人儒—格局大不相同
    • (93)「 女得人焉爾乎?」—孔子非常重視薦舉人才
    • (94) 不有祝鮀之佞—孔子不滿世道的悲憤之言
    • (95) 文勝於質—儒家用禮樂馴服人的野性導致奴性
    • (96)「 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孔子的「因材施教」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 (97)「 樊遲問知」—樊遲是個愛追究的學生
    • (98) 知者樂水,仁者樂山—智者仁者的不同特性
    • (99)「 魯一變,至於道」—孔子一心想復辟禮制
    • (100)「 井有仁焉!」—宰我提了個刁鑽的問題
    • (101)「 君子博學於文」—但須以禮為準則,以禮為首要
    • (102) 天厭之!天厭之!—子路到底為何不高興!
    • (103) 中庸之道—剪除個性以符合禮
    • (104) 博施於民—非有權有德者不能
    • (105) 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永無止境地學習和傳授知識
    • (106) 善者從之,不善者改之—孔子的學習之道
    • (107) 子之燕居,申申夭夭—孔子的性格不錯
    • (108) 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孔子感到很沮喪
    • (109) 志於道,據於德—是對誰而言?
    • (110) 自行束修以上—孔子的招生政策和教學方法
    • (111) 子行三軍,則誰與?—子路是孔子的開路先鋒
    • (112) 子之所慎—戰和疾仍然是現代人所慎
    • (113) 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孔子很重視時變
    • (114) 子不語怪和神—中國無法產生宗教和科學的原因
    • (115)天生德於予—孔子的天命觀
    • (116) 二三子以我為隱乎?—孔子教學上是否留了一手?
    • (117) 聖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孔子對世道失望之極
    • (118) 童子見,門人惑—孔子弟子疑惑什麼?
    • (119) 苟有過,人必知之—君子之過如日月之食
    • (120) 丘之禱久矣!—孔子為何對子路不滿意?
    • (121) 君子坦蕩蕩—君子的追求與小人不同
    • (122) 恭、慎、勇、直而又有禮—君子的事親之道
    • (123)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曾子臨終說了些啥?
    • (124) 以能問於不能—曾子緬懷的好友是誰?
    • (125) 可以託六尺之孤—忠信兩字,曾子擔得起
    • (126) 「成於樂」是「興於詩」和「立於禮」的綜合成果
    • (127) 民可使由之—民可身教,不可言教
    • (128)忍上寬下—君子的防亂之法
    • (129) 三年學,至於穀—孔子的招生廣告
    • (130) 危邦不入,亂邦不居—孔子的話仍有現實意義
    • (131)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符合現代組織管理原則
    • (132) 狂而不直、狂者進取與今之狂也蕩
    • (133) 堯舜禹三代治世—孔子美好的寄託
    • (134) 子罕言利—傳統社會「士農工商」的職業鄙視鏈
    • (135) 子毋意—儒家親疏有別建立不起普遍的信任
    • (136) 君子多乎哉?—孔子聖而多能是例外
    • (137) 子見冕者與瞽者—孔子能體諒和幫助失能者
    • (138) 仰之彌高,鑽之彌堅—顏回和子貢,誰的讚美更勝一籌?
    • (139) 逝者如斯夫!—孔子很有詩才
    • (140) 苗而不秀與後生可畏—孔子希望弟子超越自己嗎?
    • (141) 可與適道,未可與立—志同道合,未必就可以共事
    • (142) 孔子於鄉黨,似不能言—孔子懶得與父老鄉親爭辯
    • (143) 君召使擯,色勃如也—孔子很喜歡搞接待
    • (144) 君子不以紺緅飾—孔子衣著很用心考究
    • (145) 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孔子牙齒不好了?
    • (146) 杖者出,斯出矣!—孔子不苟同於鄉人又不失禮節
    • (147) 「傷人乎?」不問馬—孔子重視人的生命甚於馬
    • (148) 君賜食,必正席先嘗之—孔子尊君及食
    • (149) 寢不屍,居不容—孔子「臥如弓,坐如鐘」
    • (150) 則吾從先進—孔子其實更偏愛辦事能力強的弟子
    • (151) 非我也,夫二三子也!—孔子不主張厚葬顏回
    • (152) 閔子侍側,誾誾如也—弟子品性各異,孔子由衷而樂
    • (153) 由之瑟,奚為於丘之門?—老師對學生的態度太重要了
    • (154) 師與商也孰賢?—子貢擔心倆學弟的學問會超過自己
    • (155) 聞斯行之—冉求蔫有主意,孔子也無可奈何
    • (156) 亦各言其志也!—孔子要弟子們講自己的職業規劃和志向
    • (157)克己復禮—為仁的總原則
    • (158) 仁者其言也訒—正命題成立,逆命題不一定成立
    • (159) 四海之內,皆兄弟也—江湖之義是儒家「悌」的投射
    • (160) 子張問明與行—明辨是非和廣交人緣
    • (161) 崇德與辨惑—相互促進,相得益彰
    • (162) 子路折獄和孔子聽訟—相當於民事仲裁與民事調解
    • (163) 居之無倦,行之以忠—如何使下和事上
    • (164) 子欲善,而民善矣—孔子的為政是「人治」
    • (165) 在邦必聞,在家必聞—非達也!
    • (166) 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則止—朋友之道點到為止
    • (167) 名不正,則言不順—孔子答非所問,正當性不等於可行性
    • (168) 授之以政與使於四方—《詩經》的資政和交涉作用
    • (169) 既庶矣,又何加焉?—富民並不是孔子的一貫主張
    • (170) 「一言興邦」和「一言喪邦」—治國沒有靈丹妙藥
    • (171) 父為子隱,子為父隱—「親親相隱」和「大義滅親」都是親疏和尊卑關係下的產物
    • (172) 行己有恥和不辱君命—士的兩條最基本要求
    • (173)鄉人皆好之—德之賊也
    • (174) 君子易事而難說也—為君子做事輕鬆愉快
    • (175) 克伐怨欲不行焉—為難矣,但未仁
    • (176) 今之成人者何必然?—孔子安慰子路之語
    • (177) 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這人不好套近乎
    • (178) 「陳恆弒其君,請討之」—孔子對弒君弒父深惡痛絕
    • (179) 君子上達,小人下達—分工是必要的,但不能有身份綁定
    • (180) 以德報德—施德者不應期望受德者的回報
    • (181) 莫我知也夫!—孔子還是希望得到世人的理解
    • (182) 賢者辟世辟地—周禮最核心的政治制度
    • (183) 三年喪期—子張的疑慮和宰我的異議
    • (184) 幼而不孫弟—闕黨童子或如原壤一樣長而無述
    • (185) 軍旅之事,未之學也—孔子是真不會還是推託?
    • (186) 小人窮斯濫矣—社會越不公正,「小人」就越濫
    • (187) 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判斷當言不當言需要智慧
    • (188) 顏淵問為邦—楚王欲封地於孔子
    • (189) 「群居終日」和「飽食終日」—集體生活的常見現象
    • (190) 過而不改,是謂過矣!—小人之過必文
    • (191) 虎兕出於柙—有點「把權力關進籠子」的意思
    • (192) 禮樂征伐自天子出—為何周天子不能萬世一繫?
    • (193) 益者三友與益者三樂—良好的愛好有助於交到有益的朋友
    • (194) 戒色戒鬥與戒得—君子三戒沒有佛家八戒要求嚴格
    • (195) 君子有三畏—有所敬畏才能建立起社會秩序
    • (196) 遠香近臭—孔子不見陽貨而心動於公山弗擾和佛肸
    • (197) 殷有三仁焉—「去留肝膽兩昆侖」
    • (198) 不能用,孔子行—孔子以天下為己任
    • (199) 滔滔者天下皆是也—長沮和桀溺為何不願為孔子指路
    • (200) 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孔子對丈人的指責耿耿於懷
    • (201) 執德則弘,信道則篤—子張追求極致
    • (202) 灑掃應對進退—儒家的實踐教育和知識教育
    • (203) 興滅國,繼絕世—為何後世朝代不再效仿周武王
    • (204) 惠而不費—與保守主義的小政府主張相通
返回最頂